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

7/4 - 氣候變遷下食農系統的轉型 (郭美鳴心得分享)

日期:2024/7/4

主題:「氣候變遷下食農系統的轉型

講師:郭華仁老師

志工:郭美鳴



今天郭華仁老師講座的課程,內容豐富精彩,共討論三個主題:
(1).現行食農系統及其危機
(2)新食農系統及其優點
(3)食農系統轉型的癥結與解套。
(一)、現行食農系統及其危機
1.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,制定
(1)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
(2)生物多樣性公約。
(3)西元2016年正式啟動17個永續發展目標SDGs。
(4)西元2050年全球淨零轉型。
2. 氣候變遷的危機:溫度的上升造成極端氣候。
(1)台灣百年來平均增溫1.4°C,
(2)豪雨強度越升。
(3)乾旱反覆出現。
3.農業也是全球暖化的元凶,改變農法有助解決氣候變遷。
(1)全球溫室氣體釋放,其中食農土地約占19%~29%
(2)全球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占46%
(3)食農系統釋放溫室氣體的來源,是農場內農產品的生產與農場外的運輸與加工利用。
(二)、現行食農系統及其危機
1.慣行農業四大支柱為化肥、農藥、大農機、高產單一品種。
2. 農業的危機:
(1) 土壤劣化:流失、無肥力、酸化、硬度高
(2)能源危機:農藥、化肥與運輸成本價格高
(3)農業缺工:務農者人口老化,青年人不願進入
(4)極端氣候:淹水/乾旱;超高溫/超低溫
(5)環境汙染:土壤問題、優養化、生物多樣性降低
(6)健康問題:慢性病
3.化學肥料的後遺症:
危害環境健康
(1)改變土壤微生物相
(2)降低土壤有機質
(3)近海魚類資源枯竭
(4)增加溫室氣體釋放
危害人體健康,形成 PM2.5
4.化學農藥的後遺症
(1)危害環境健康害:
昆蟲產生抗藥性,農藥逐漸失效。
傷害海陸生物土壤生物、降低生物多樣性。
(2)危害人體健康:。
農藥風險、產生環境賀爾作用(可能會干擾內分泌)
、雞尾酒效應(數種農藥同時存在食物中)。
5.農藥普遍飄在空氣中,分別從鼻子吸入、從口吃進去、從皮膚滲入人體,影響健康。
(1)致癌效應、細胞毒性
、基因毒性。
(2)對人體的血液、免疫、
神經、呼吸、生殖等各系統產生慢性影響健康。
6.農業仰賴石油的後遺症
(1)原油價格上漲趨勢,農地無法支持生產。
(2)國際糧價偏高,無法買糧時怎麼辦?
(三)、新食農系統及其優點
1.改變食農以對應氣候變遷與其他危機 
(1)農業生產管理,減少溫室氣體釋放。
方法:減少農藥化肥、減少機械犁田、豆科輪作、
水稻曬田、改變飼養方
式、適當處理廄肥。
(2)改變物種/品種。
(3)增加碳封存:再生有機農法、覆蓋作物、減少機械犁田、深根植物、農林間作、生物碳。
(4)飲食習慣低碳足跡:
少肉多豆、有機多樣、適量節約、避免浪費。
2.食農系統的轉型:
(1)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:
由目前盛行的工業化農法與全球化糧食體系,典範轉移到生態有機農法、小農與地產地消的在地糧食體系。
(2)擴大生態農業:由食農擴及到社會、經濟、文化等層面,以達永續發展目標。
3.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重點在生態、再生有機農業,有機農法不只是禁用化學農藥與化學肥料,須改用生物資材與有機肥。
4.有機農法不用農藥化肥的秘訣,在於好農田有許多農人免費的長工,像土地公土地婆的化身來照顧土地的健康。
5.農業區的物種多樣性,使農人有免費的長工:
(1) 陸地各種天敵:寄生蜂 細扁食蚜蠅、日本長腳蛛
、草蛉、黃斑粗喙椿象、捕植蟎、六條薊馬、西方癭蠅等。
(2)免費的土壤灌氣師-蚯蚓。
(3)節肢動物、環節動物、軟體動物、哺乳動物、原生動物、線蟲、螨蜱、細菌、真菌、放射菌、藻類。
(4) 幫忙製造肥料、吸收肥料、抗病蟲害,有鞭毛蟲、肉足蟲、纖毛蟲、蚯蚓、蝸牛、蛞蝓、白蟻、線蟲、馬陸、甲蟲、蜈蚣。
(5)幫忙製造養分:
溶磷菌、溶鉀菌、固氮菌。
固氮菌:梭菌屬(光合菌) 、(共生固氮菌) 根瘤菌、弗蘭克氏菌、藍綠菌
(6)協助吸收養分:,菌根菌
(7)菌根菌,協助訊息溝通。
6.提供免費長工吃、住: 設置蜂箱、蝙蝠屋、田籬……等
(四)、食農系統轉型的癥結與解套
1.飲食習慣:低碳足跡
少肉多豆、有機多樣、適量節約、避免浪費。
2.未來生活:
(1) 淨零循環建築
(2)低碳運輸網路
(3)零浪費低碳飲食
(4)使用取代擁有
3. 台灣
(1)2030年具體行動(草案)-零浪費低碳飲食
(2)台灣2050年淨零轉型
-淨零綠生活
4.有機農業
(1)公平貿易、食農運動、小農運動、地產地消、社區協力農業、都市農業、家庭農業、里山倡議。
(2)泛有機友善環境
生物動態農法、有機農法、MOA自然農法、秀明自然農法、樸門農法、生態農法、KKF農法、趙漢珪自然農法。
5.有機生活
優先採用有機友善食材
優先採用當地當令食材
遵循永續生態及海洋原則
減少添加物使用
提供蔬食餐點選項
減少資源耗損與浪費
6.永續食材指南
(1)友善耕作 (2)少添加物
(3)低碳蔬食 (4)本土生產
(5)資源循環
三、課後心得
這課程不僅提高我們對食農系統的認知,更了解在氣候變遷下慣行農業的危機,與轉型為生態有機的新食農系統之重要性。
    為了共同拯救地球、愛護地球,我們不但要重視生物多樣性,並且要推廣生物多樣性的保護、永續利用及公平分享三大目標。
    因此,呼籲每個人從自身做起,實踐淨零綠生活,期待達成西元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,邁向台灣的永續發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