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11日 星期四

7/11 - 山茶花栽培與病蟲害防治 (郭美鳴心得分享)

日期:2024/7/11

主題:「山茶花栽培與病蟲害防治

講師:孫岩章老師

志工:郭美鳴



今天孫岩章老師講座,內容豐富精彩。闡述要點有三:

1.作物的栽培要領。

2.分辨作物的各種病害及其相應的防治法。

3.植醫制度與植醫師有助於慣行農業,包括正確用藥、減低用藥成本並增加農民的收益。

(一)、 影響農作物產量及其品質的重要因素:

(1)土地 (2)品種改良

(3)灌溉 (4)施肥 

(5)設施與機械(6)栽培技術

(7)病蟲害防治

1. 栽培要領

(1) 作物選擇:可參考農改場之資訊。

(2) 品種與種苗:選擇健康優良具市場價值。

(3) 施肥合理化:加有機肥滿足16種元素及濃度。

(4) 營養缺乏症之預防:滿足16種元素及適當濃度。

(5) 灌溉:噴灌、溝灌、滴灌、自動噴噴灌系統。

2. 台灣優良國產堆肥:

(1)農村牌肥之根有機肥料。

(2) 田樂牌田樂一號有機肥。

(3) 車農牌高級有機質肥料。

(4) 農會牌(嘉)有機質肥料。

2. 注意觀察:

(1) 葉部缺鎂病徵:葉緣變黃色。

(2)茶苗日灼:葉片中間變黃褐色。

(3)山茶旱害:缺水。

(二) 山茶花的病害

1.根部病害:害因多元, 常見土媒病害有真菌性、腐黴菌、疫病菌 、立枯絲核菌、鐮孢菌、白絹病菌、褐根病菌、白紋羽病、線蟲、根瘤線蟲。

2.葉部病害:藻斑病、炭疽病、輪斑病、茶樹餅病、介殼蟲+灰黴病、蟎害、蚜蟲為害吸引螞蟻、潛葉蠅為害、角盲蝽為害、秋行軍蟲為害、斜紋夜蛾為害。

3.花部病害:

灰黴病(喜低溫高濕)。

莖步病害:枝枯崩

(三) 植物疫病蟲害之診斷策略與方法

1.依尺度

(1) 宏觀診斷:依據田間分佈型、發生期、流行方式等進行之。

(2) 巨觀診斷:依據植株受害部位、分佈型、對稱性、病兆、病徵等進行之。

(3)微觀診斷:依據顯微解剖、細胞病變、病原觀察 、呈色反應等進行之。

(4)分子診斷: 依據抗原體、基因、生化反應等進行之。

2、依品質

(1) 初步診斷:只依據田間分佈病徵等進行之診斷。

(2) 確定診斷:已確定原因,確定其因果關係之診斷。

(3) 快速診斷:依據診斷科技所進行之診斷。

3.依目的

(1)新病蟲害之診斷與研究:應依柯霍氏準則四條文進行之。

(2)初始病徵調查及診斷:每年對最早出現之初始黴進行調查及診斷。

(3)健康檢查診斷:依合約對特定地區或農戶之作物進行健檢急及診斷。

(4) 死因診斷:對已枯死之植物進行死因調查及診斷。

(5) 損害量診斷:對作物受害之損害量進行調查評估計量。

(6) 進出口檢疫診斷: 對進出口農作產品進行檢疫級的調查及診斷。

(7) 流行病學調查及診斷:對觀察期間出現之特定病害進行調查及診斷 。

(8)藥害調查及診斷:對用藥後出現之特定藥害進行調查與診斷。

(四)、植醫整診治的時間-延誤常致命

1. 植物疫病蟲害之特性 :(1)傷口都無法自行恢復。

(2)多具傳染性。

2. 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3.早期健檢次數雖多,但總成本降低:

因較能維持健康,可省發病後治療之費用。估計其總成本為發病後始治療者之1/2~1/10。

(五)、植醫學會作健康檢查之內容

1.目的:植醫師及樹醫師在市民農民之同意下,可定期依需要進行植物、樹木之健康檢查(酌收工本費)。

2. 健檢項目:

(1)環境逆境類:環境光度、立地環境及其土壤含PH值、土壤鹽度、灌溉水質(含導電度)。

(2)營養類(依病徵):缺鐵、 缺鈣、缺鎂、缺鉀、缺硼、缺錳、葉綠素。

(3) 病蟲害:重要蟲害、其他動物傷害。

(4) 病害類:真菌、細菌、線蟲、病毒、其他類別等病害。

3. 合約式健康檢查服務主要健檢項目,

(1)至少包括葉綠素、土壤酸鹼度、病害、蟲害。

(2)期間為生長關鍵時間。

(3)健檢次數也因作物而異。每次健檢之後,會將檢查報告送交申請者,用以立即進行防治。

(六)、疫病蟲害之防治

1.自1994年開始推動植物醫師制度

(1)分析研究農民最常提問之問題。

(2) 植物醫師制度推動之動機:花最少的錢就能根除農藥殘毒。

(3) 呼籲推動「一鄉鎮一植醫」制度,可根本解決我國蔬果農藥殘毒不合格率,讓全民安心。

2.農藥過量使用之根本原因,不能責怪農民,應責歸沒有植醫制度、藥商缺乏診斷及正確處方能力。

(1) 教育系統未能大量培訓出臨床植物醫師。

(2)台灣地區病蟲害太多太嚴重,農民在無助下只得增加農藥用量。

3.、整合性疾病蟲害之防治

(1). 設施栽培:網室、噴水設施。

(2). 翻犁、曝曬、淹灌、加黑色塑膠布曝曬。

(3). 田間衛生、周圍雜草中間寄主一併清理。

(4). 選用健康種苗、種植抗病品種。

(5). 粘板-物理治療。

(6).性費洛蒙之利用。

(7).生物防治。

(8).友善及優良植醫及樹醫用藥之使用。

4. 植物醫學作科技整合以求最佳化。

(七)、植醫對一作物看病是以完整、整合、精確度皆要求很高的科技、藝術及服務。

1.三大作業: 診斷、處方、經營管理。

2. 六類病因:病害、蟲害、草害、藥害、營養、逆境。

3. 友善及優良用藥的選擇:毒性、藥效、安全、價格、便利性、無殘留、無抗藥性。

(八) 需不需要只吃有機農產品?

1. 西元2012年美國史丹佛大學完成綜評研究的結論:有機農產品和慣行農產品間,在安全上沒有差異性,在營養價值上也沒有差異性。

2. 另一國際論文則說,有機農業也未必較護土地、較減碳、較環保。

3.目前的農藥已無科學上的致癌物。

4.對於蔬果的農藥殘留可以不必憂慮

(1) 目前的蔬果用藥,只要合乎「安全採收期」,殘留約1ppm水平,都屬安全,且其蔬果仍可防病防癌。

(2) 有機農產品與減少癌症無關。

(3) 減少癌症得靠攝食蔬果、減少肥胖、增加運動、避免抽菸及空汙、避免攝入科學證明的致癌物。

(4) 台灣400種農用藥劑,約100種環境用藥,皆非「科學證明之致癌物」,此與「有機農產品和慣型農產品在安全上沒有差異性」相吻合。

5. 台灣及世界各地都大力吹捧有機農產品:台灣每年補助有機農業60億元以上但有機面積卻只在1%。

似乎很不科學~因果亂掛~中了吃多恐致癌之毒。

三、課後心得

  今天聽了兼國寶級數樹醫孫岩章老師的一席話,讓我更有信心食用慣行農產品。

1.為了降低蔬果的農藥殘留,延長「安全採收期」,會將買回來的蔬果先置放二、三天後才取用。

2.注重實踐養生之道:

(1)強心健腦健身運動。

(2)防疾病防癌之飲食。

(3)維護環境潔淨及衛生。

(4)適當醫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