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29日 星期二

7/3 - 認識蜘蛛 (簡瑞琳心得分享)

 7/3認識蜘蛛心得報告-簡瑞琳


蜘蛛聽起來就有一點恐懼感,因為小時候,在鄉下常常看到黑寡婦背著一個卵囊,大人看到,就會用掃把把它掃出去,不然趕走牠,這時親眼目睹從卵囊中,許多小蜘蛛都跑出來,嚇得我哇哇叫,也常看到長腳的寡婦珠蛻殼腳,在牆角屋簷下有不同的蜘蛛結網,黏住了蜻蜓,黏住了蝴蝶,飛娥.....等昆蟲。赤背寡婦珠,台灣話叫做(喇亞),大人說被(喇亞),灑水到尿,紅腫,要用土蜂的巢,加上米酒,往痛處貼,才會好。鄉下長輩就會已毒攻毒,上了羅老師的課,才知道是皰疹病毒,所以對蜘蛛就有一種恐懼感,牠有八隻腳跑得特別快嗎?可能被我們嚇跑吧!

   蜘蛛是人類聚居地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,也是造成咬傷與中毒的元兇之一,許多人也有蜘蛛恐懼症。全世界

蜘蛛種類繁多,全世界已多達4400種,臺灣的蜘蛛則估計有1000多種,其中有研究命名的約450種。隨著種類、性別的不同,蜘蛛在樣貌、構造、大小等方面也有所差異,但大致上都具有以下特徵:外骨骼、兩個體節、八隻眼睛、一對觸肢、四對足、都會吐絲。

以前我都以為蜘蜘蛛會吐絲,會結網,上了羅老師的課才知道,不一定每種蜘蛛會吐絲,都會結網?牠們捕捉獵物,都會吐絲?牠們分為喜歡在固定區域結網捕食的造網型蜘蛛,與經常在地面、草叢堆徘徊、捕捉獵物,卻不結蛛網的狩獵型蜘蛛兩類。

     蜘蛛的腹部有絲疣,絲疣上連接著絲腺,蜘蛛可以通過絲腺分泌不同功能的絲。 蜘蛛可以控制吐絲的量和絲的種類,用於不同的目的。 

例如,有些絲用於建造網,有些用於捕捉獵物,還有些用於包裹卵。 

    在自然步道協會也上過蜘蛛的課程,到野外認識蜘蛛,最常大型蜘蛛就是人面蜘蛛,參加攝影社後對蜘蛛結網的露珠兒,特別感興趣,而且也特別觀察各種蜘蛛所結網的型態不同,對蜘蛛絲的好奇,每一種蜘蛛所結的網,有所不同,都非常的可愛,我會去捏捏摸摸蜘蛛網,觀察蜘蛛結網的過程,蜘蛛很聰明會利用空飄擴散,利用絲和大氣,蜘蛛絲有橋絲、框絲,軸絲,螺旋絲的等,家長也曾經送我毛茸茸的比手掌還要大的寵物蜘蛛,我還要去買活蟋蟀給,寵物毛蜘蛛吃,我就開始養蟋蟀,哈我對蜘蛛一點都不害怕了,     

羅老師講課非常的精彩,課程準備的非常豐富,同學們都非常認真聆聽和互動,讓我收穫良多。

感謝七星和市政府,為我們舉辦的進修課程,也非常感謝,課程有些排在暑期時間,讓平日不能上課老師也能夠上進修課。

7/3 - 認識蜘蛛 (王富美心得分享)

 日期: 114.07.03

老師: 羅美玲

題目: 認識蜘蛛

紀錄: 王富美

 

 

今天的課太精彩了, 蜘蛛-常看到,既孰悉又陌生, 時常路過就忽略了,但透過老師的鏡頭卻相當有趣.

 

八隻腳的蜘蛛不是昆蟲, 八爪蜘蛛在織網時八足並用, 一隻拉, 一隻攀住, 一隻要把另一條網拉過來….看得眼花瞭亂, 卻織出一張經緯分明的美麗網, 還知道先搭起強度大的橋絲,框絲,軸絲如建房子的鷹架, 再在這些鷹架上續建黏性極強的螺旋絲, 遇上擋路的絲就把它吃下回收, 因為這可是高蛋白的來源(不知人類是否也可吃蜘蛛絲來補充蛋白質)

 

還有可吐絲到對面攀住東西作為支柱, 就如救護人員拋繩到對岸般, 太神奇了.

 

蜘蛛絲的強韌度非常適合人類拿來做許多用途, 如防彈背心, 可惜取得困難, 又無法以人工方式製作出來.

 

食物: 捕到食物時萬一才飽餐一頓, 巴度還很撐, 但絕不能放棄上門的美食, 那行, 就吐絲把食物包得牢牢的(那動作簡直如我們用膠帶一圈圈捆牢貨物般) 打包回家吊在廚房慢慢享用.

 

原來並非所有蜘蛛都會織網, 也有以蜘蛛為食物的蜘蛛.

 

最後分享一段台灣螲蟷與蛛蜂鬥智的影片, 台灣螲蟷的家就建在地下, Y字形, 有前門,後門, 門還有設門擋, 從外觀上是很難發現的, 蛛蜂尋找台灣螲蟷為的是在其身上產卵, 但有時也會碰了一鼻子灰.

 

 

此堂課讓大家對蜘蛛有了更深的認識, 老師上課內容豐富有趣, 期待PART 2.

7/24 - 農業的小幫手:蜜蜂 (李玲如心得分享)

 二○二五年 七 月 二十四 日     

心得報告:李玲如


【 農業的小幫手:蜜蜂 】  楊恩誠 教授

蜜蜂在三億五仟萬年前即已存在,牠的視覺發達,僅次於蜻蜓。若被蜜蜂螫傷,應即就醫、打破傷風,避免引發敗血症,截肢、休克。


蜜蜂提供了以下等等:

1. 蜂蜜:食物來源,亦可做為臨床用外傷敷料。

2. 花粉:加上蜂蜜食用,有益腸胃健康。

3. 蜂王乳:優質蛋白,年長者養生,易吸收。(勿置於冷凍,會破壞其 

活性,冷藏即可。)

4. 蜂膠:有消炎作用。

5. 蜂蠟:有修復作用。(但、不建議做蜂蠟布,因農藥殘留最多。)


蜜蜂是社會性昆蟲

家族:☆ 工蜂 「♀」(內勤、外勤蜂)

☆  蜂后 

☆  雄蜂 

各司其職,比人類社會更具組織性。


蜜蜂生活史是完全變態

卵期---幼蟲期---封蓋期---羽化

(卵)---(幼蟲)---( 蛹 )---(成蟲)


全球蜜蜂驟減與死亡,造成農業的減產,引起恐慌與探尋原因。多國研究之結果。是農藥『益達胺』的引進,因其屬神經毒的水溶性系統性農藥。蜜蜂無法解毒,其吸入的濃度越高,失控行為加劇。採集之蜜含毒性,為害蜂群生存。認知能力消失,致使工蜂無法回巢,甚至滅絕。

農藥施用後,在空氣、土壤、水源中造成污染,也附著於植物果實表層,無法去除,危害人類、動物的生存環境。

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農業生產,需仰賴蜜蜂的授粉。以提供人類食源,厥功甚偉。保護牠、愛護牠是人類的重任。


P.S.

1.小蜜蜂(土蜂、東方蜂)是裸巢,一九○八年日本引進西洋蜂。

2.台灣沒有大蜜蜂。

3.台中女中是台灣第一個有蜜蜂史的教學場所。

4.台灣蜻蜓種類多,台灣福山小紅蜻蜓已瀕危。

7/17 - 農藥安全使用與食農教育之關係 (郭美鳴心得分享)

一、主題:農藥安全使用與食農教育之關係-許如君老師講座

二、研習心得

今天張許老師的講座,課程內容豐富實用,闡述條理分明,更能瞭解有關農藥安全使用與食農教育的關係,以及透過食農教育了解農藥安全使用的重要性,感謝讓我收穫滿滿。

三、課程概述

全球每年約有六億人因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而生病,約有42萬人死亡。

1、五歲以下兒童承擔40%的食源性疾病(俗稱食物中毒)負擔,每年約有12萬5千人死亡。

2、 食源性疾病可以分為四類:化學性、細菌性、黴菌毒素與霉變性、有毒動植物性。

3、食物中毒發病為非傳染性的急性疾病。

(一)、使用農藥,有助益農產增產。

1、友善用藥的優點:

生產者安全、使用者安全、環境安全、食用者安全。

2、為確保食品保全/安全,須實施農藥田間試驗:

(1)藥效試驗

(2)藥害試驗

(3)殘留量試驗。

3、管理農用藥劑分類/登記

(1) 殺蟲劑:144種

(2)殺菌劑:125種

(3)除草劑:76種

(4)殺蟎劑2種,殺線蟲5種,殺鼠劑2種。

4、農藥毒性分類:

(1)分為極劇毒、劇毒、中毒、輕毒四類。

(2)標籤依毒性分別為紅、黃、藍、綠色。

(3)明定農藥殘留安全容許量。

5、環境用藥 vs 農用藥劑

(1)環境衛生用藥證

(2)微生物製證。

(二)、吃到農藥會中毒嗎?

1、安全用藥機制

(1)有機食品 

(2)產銷履歷

(3)殘留快檢/農糧署

(4)通路/電商、農銷運銷、農會

2、農藥特性

(1)系統性藥劑:農藥與作物接觸後,可經由施藥部位吸收,再在植物內往上移行。

(2)農藥與作物接觸後,只存在於接觸的表面,不可在植株上移行滲透。

(3)檢驗到農藥殘留,不代表會吃到農藥。

3、農藥殘留量試驗作物樣品前之取樣部位

(1)大型果類:包括香蕉、木瓜、鳳梨及番荔枝等。取樣至少五個,混合均勻切碎(木瓜番荔枝先去種子、山竹果先去皮)。

(2)核果類梨果類:包括檬果、龍眼、荔枝、枇杷及桃等。取樣約2公斤,去除內核,連皮及果肉均勻切碎。

(3)茶類:進行茶水及毛茶之分析,分析毛茶須磨成粉,樣品至少5百公克。

(4)其他作物:包括小葉菜類、瓜菜類、豆菜類、根菜類、果菜類、蕈菜類、小漿果類、瓜果類、柑桔類等,均勻切碎(約0.5平方公分)。

(三)、透過食農教育了解農藥安全使用的重要性

1、賽洛寧(乳劑):防治蚊子、蒼蠅、小黑蚊、蟑螂、螞蟻、白蟻、荔枝蝽象。

(1)適用於公私場所室內外環境。

(2)用法:本劑稀釋後噴灑。

2、有善資材

(1)可應用於有機栽培之病害防治資材,包括套袋、非基因改造之微生物製劑、 天然物質之食品類資材及可使用之化學之合成化學資材(包括甲殼素、化工醋類、含氯物質、含銅物質、波爾多液、碳酸氫鈉、碳酸鈣、石灰、硫磺、脂肪酸鹽類等)。

(2)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公告之「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」: 二氧化矽、矽藻土、高嶺石、大型褐藻萃取物、碳酸鈣、甲殼素、竹醋液、中性化亞磷酸、矽酸鉀 、苦楝油、苦茶粕、澳洲茶樹精油、肉桂精油等(共21+1種)。

(四)、殺蟲劑

1、殺蟲劑的特性

(1)除滅害蟲:殺死、長不大、不會生。

(2)讓害蟲生病:微生物農藥。

(3)和害蟲溝通:

引誘害蟲(費洛蒙)、

吸引天敵。

2、除滅害蟲/直接殺死:

(1)神經毒:DDT、有機磷、胺基甲酸鹽、除蟲菊酯類、類尼古丁類。

(2)呼吸毒:12A、20B、21A/21B、24A、25A/25B

(3)腸子受傷:蘇力菌、硼酸

(4)窒息:礦物油劑(窄物油)、植物油(大豆油、精油、橘子油)

(5)脫水:農皂、高嶺土

3、作物與病蟲害

果樹-炭疽病、白粉病、斜紋夜蛾、鱗翅目害。

(五)、鱗翅目害蟲

1、非慣性化學農藥及生物防治方式

(1)蘇力菌的利用:蘇力菌怕陽光照射,易受紫外線破壞,故下午傍晚時噴灑蘇力菌,夜晚害蟲出來取食就會中毒。若添加展着劑使用可增加蘇力菌在葉片上之附著,使幼蟲更易取食到。幼蟲繼續發生時必須持續使用,效果會更好。

(2)釋放捕食性天敵黃斑粗喙蝽象,依果樹大小及害蟲密度調整釋放三齡以上蝽象若蟲,並隨時檢視害蟲密度補充天敵。

(六)、東方果實蠅,俗名柑桔果蠅、蜂仔、蜜柑小實蠅。

1、生態

(1)成蟲橙黃色,翅透明,翅脈褐色,體長7~8公厘。幼蟲為黃白色圓錐形之蛆。成熟幼蟲鑽出果實,潛入土中或乾枯枝葉間化蛹,為淡黃色圍蛹。

(2)一年發生8~9世代,各蟲期週年可見,以7~9月發生密度最高。

(3)成蟲平時於樹林內取食花蜜、露水或介殼蟲、蚜蟲等分泌的蜜露。雌蟲交配後產卵於果實內,孵化後幼蟲蛀食果肉為害,致使果實提早脫落造成損失。

2、防治方法

(1)注重田間衛生,清除落果。

(2)果實套袋以避免果蠅為害。

(3)大量誘殺雄蟲,減少雌蟲交尾機會。

(4)誘殺器密度:含毒誘引劑每公頃6個或無毒誘引劑每公頃10~20個。

(5)花期開始監測、誘殺工作了解田區害蟲熱點,以精準使用餌劑。

3、雌蟲監測及誘殺:

麥氏誘殺器搭配酵母球蛋白質水溶液監測田區雌蟲密度。

(1)氣味有效距離約10公尺,每1~2週更換。

(2)對非目標蠅類亦具有吸引力。

4、黃色黏板誘蟲:雌雄都有效。

5、含甲基丁香油的噴罐:只黏雄蟲。

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

4/24 - 蕨類與苔蘚微景觀生態瓶 (蔡麗華心得分享)

 

主題:手作課程

           蕨類與苔蘚生態DIY

講師:張莉莉

日期:4/24

心得:蔡麗華

         曾經上過幾次老師的植物手作作品,種植成功,覺得很有成就感又好玩。今天老師要做室內微景觀,生態瓶。老師提供材料由自己種植再搭配裝飾。形成一座屬於自己的小小生態及造景森林。微景觀室內植栽選擇材料很重要,要耐潮濕及小型造型,植物葉子較厚長得慢。

今天材料:植物有羅漢松是代表大樹,新品種的網紋草,及蕨類小小可愛的嬰兒蕨,石頭是代表山谷,草皮. 小房屋. 可愛小人偶及小香菇等。裝飾品。

生態缸製作:先鋪設底層放入發泡煉石和赤玉土。

種入植物擺好植物,

形成有高低層次感植物。

覆蓋草皮表面增添質感。

再加入天然岩石,擺放岩石。放入房屋人偶小香菇,裝飾等。模擬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。

老師說手作室內微景觀,現有流行的趨勢,年輕人都很喜歡。透過植物種植享受美好時光。為平日生活帶來小確幸。

微小生態瓶形成了一微小世界,好玩太有趣又喜歡。好好照顧它,自己也很開心。種植成功也很有成就感。

今天自己輕自手作一 摸擬生態,室內微景觀造景,很開心。貼心的老師又送每人一提帶,太棒了!

提著手作質感好的生態瓶,走回家路上都被路人瞧上一眼,問起手中的作品,真是滿意又開心。

4/24 - 蕨類與苔蘚微景觀生態瓶 (洪素娥心得分享)

 114/4/24蕨類與苔蘚生態瓶DIY

講師:張莉莉

生態缸介紹

認識微型生態系統,生態種類:

開放式~適合乾燥植物、通風良好、多肉植物為主、需定期澆水。

密閉式~適合濕潤環境植物,封閉系統、自行水循環、少量澆水即可。

適合的植物:地被、苔蘚、多肉。

生態缸材料:容器、基質、裝飾。

生態缸照顧、維護、保養。

多肉植物特性:喜乾燥、充足光照。

植物特性、肥厚貯水葉或莖。

澆水要土壤乾透,再澆水,良好通風防腐爛。

生態缸材料:容器選擇密封式,或開放式玻璃瓶。

植物材料:耐水耐陰植物苔蘚、多肉

裝置物件:石頭、人造岩石、小人物。

基礎工具:鑷子、赤玉土、培養土。

生態缸製作步驟:

1.鋪設底層,放入發泡煉石、赤玉土。

2˙種入植物,擺好高低層次感。

3.種植苔蘚覆蓋表面,增添質感。

4.加入天然岩石造景,擺放岩石。

5.完成裝飾,放入小裝置、人偶等。

報告人:洪素娥       謝謝!

4/24 - 蕨類與苔蘚微景觀生態瓶 (邱美珍心得分享)

   0424蕨類與苔蘚微景觀生態瓶課程心得報告----邱美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周四晚上去市府上綠志工增能培訓課程,富禎一看到我就跟我說新年快樂,因為他說今年第一次見面呢!想想還真的哩!因為我長期在公園處的青年綠化教室白天當志工兼聽課,而周四晚上孫子會回來吃飯,阿婆要煮飯,較不方便出門,所以只能選擇性上課囉!

        生態瓶是這幾年市場很流行的園藝風格,在玻璃容器裡種植物,模擬自然環境中的自然循環系統,所以植物的選擇很重要,必須是生長條件相仿的植物才能種在一起,因為共同在小小的瓶中相同的生長環境共同存活,所以這次老師選擇了羅漢松種子小盆栽,這小植物5顆在這瓶中當大樹林呢!加上白網紋,嬰兒蕨,苔蘚,加些小飾品,看著這微景觀會讓人產生安靜自然的 療癒心情呢!看到每位年紀不小的志工夥伴們,晚上還精神抖擻愉快學習,可能就是植物帶給喜歡園藝的志工們療癒力量吧!

         這次我們能跟上風潮學習此課程,我覺得很棒,因為我們是在建國花市園藝賣場,植物診所第一線服勤的志工,能夠多了解市場趨勢,學習新知,更能應付未來的服務,也讓這有趣的生態瓶陪伴著大家。感謝志工保姆的精心安排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