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

20160414&20160421堆肥製作技術&有機栽培土壤管理技術-連紫君心得分享

堆肥製作技術 有機栽培土壤管理技術
講師:莊浚釗老師
課程日期:2016.04.14 & 2016.04.21
心得分享:連紫君
內容:
堆肥是人類從遠古走向新時代,是一項古老的有機肥應用技術,昔日鄉下農村場地空地很多,舊時沒有化學肥料,在鄉下農家會把終年累積的土雜肥料,人畜糞便、枯萎葉菜類、豆莢、果、薯皮、瓜皮等...植物莖葉、草木灰、腐性垃圾、村溝污水以及豆殼等...曝曬好幾日後在聚堆如山,然後點火悶燒成草木灰堆肥,或踩入田泥漚腐為肥料。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進口化肥,價格昂貴,一般只施用在時間季節性的高價作物。到60年代,化肥仍是稀罕之物。用人力取得各種肥料,是以前鄉間農家常用,耕種不可缺少之堆肥物。
上課老師說堆肥用多了,化肥會傷害土壤,會使植物裡的養分不平衡。而影響植物生長及代謝,使植物容易生病。人類為了維持產量,就大量使用化學殺蟲劑,也使用除草劑。也造成了土壤的汙染,土壤轉為有毒物質。讓我們老人痴呆、氣喘、發育遲緩、早產、心臟病、癌症等各種疾病,經證實跟殺蟲劑及除草劑有關,而化學肥料是間接兇手。植物不平衡的養分是太多氮。而多出來無法在代謝作用中釋放便慢慢轉變成硝酸鹽。人類吃下後,轉化為亞硝酸鹽。亞硝酸鹽類過多,代謝作用不良,就會成為致癌物。堆肥並沒有這種狀況,而是形成一種循環。
堆肥的意思是將,廚餘及落葉經過微生物的作用,不斷的分解及穩定。堆肥之所以會臭,是因為含『氮』量太高,碳、氮要怎麼分辨,常見的堆肥物,咖啡色、乾的東西就是『碳』。落葉、枯枝、木屑;綠色、濕的東西就是『氮』,例如菜葉、果皮、咖啡渣等。蛋白質含量高,也很容易發臭。
現在我才知道只要家裡有空間,屋頂或陽台、廚房、花園、等地方,就能讓這些垃圾變成黃金。居家自製堆肥很簡單,買個廚餘桶處理,但是看到又臭又噁心的堆肥,也真的沒勇氣。
其實我認為堆肥的重要在於重新審視「垃圾」的定義,我們很習慣把用完的東西直接丟棄,然而很多「垃圾」其實很有價值,只要有適當的處理,它們仍然有用處。相同的概念放在廚餘、廢紙、膠樽、玻璃樽及鋁罐等也一樣重要,我們處理新鮮的堆肥物,只需把他們堆放在一個空間中,鋪上乾的含碳物料,澆水約70%的濕度後,存放約半年至一年,再翻動這些已經分解得似泥土般的堆肥物及澆水,令更多的氧氣被注入,讓細菌、真菌及微生物等繼續分解的過程。再等大約一年後,當然整個分解過程的時間還需視乎氣候作調整,這便成為很好、很濕潤也很有養份的泥土以供耕作。
那如何運用這些「ㄆㄨㄣ」,變成大地的堆肥,可延長焚化爐與垃圾掩埋場壽命,還可改善土壤性質,增加農地生產力。堆肥不僅含有氮、磷、鉀、鈣、鎂、硫等多量養分要素,也含有鐵、錳、銅、鋅等微量要素,成為作物總合的養分供給源。
我們可以準備完全密封、下方有水龍頭的特製廚餘回收桶,先測試有無漏水現象,然後將廚餘桶裝滿半桶水,放置半個小時後,檢查桶底及水龍頭處有無滲水,若無上述現象,即可開始回收廚餘。將所有廢棄物、剩菜、剩飯、蔬菜、果皮、茶葉渣等有機廢棄物,置放於廚餘收集桶。逐層舖於有瀝水開關之廚餘桶中,靜置放於陰涼處,過程中發現非有機廢棄物(如塑膠袋、塑膠繩等)則應予除去。廚餘回收桶裝滿後,封存腐熟十天至二星期,可將之埋入土中或與土壤、稻草、粗糠、蔗渣、鋸木屑等混合堆放,上面再覆蓋一層土,含水量應在40%70%,每週至少翻堆一次,經發酵六個月以上,可作為盆栽或花園覆土。廚餘堆肥可用於自家種植有機蔬菜及種花,為極佳的有機質肥料。
感謝莊老師贈送作物施肥手冊,裡面記載著雜糧作物、果樹、蔬菜、綠肥牧草,之施肥原則及施肥時間、方法及氮、磷、鉀、堆肥的分配率(0/0),及公式算法。公式算法C/N比質在30~40左右時最有利堆肥發酵腐熟。有機碳(0/0)=有機質(0/0)÷1.724
另一冊作物營養障礙診斷與防治手冊內,介紹氮、磷、鉀、鈣的徵狀、過量如何改善,缺乏時以不同作物來追肥。
最後莊老師留下電話及桃園農業改良場網站有專人服務,土壤採樣分析、植體葉片、灌溉水採樣,樣品不能太多以一斤及配合採樣工具,深度、位置。

這麼有意義書冊推薦,讓我們瞭解到農田土壤、灌溉水和植體分析樣品採樣技術。所以在書冊裏所介紹很多,在田園農莊使用的知識需求的供我們參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